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赵利剑:市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高品质的现代城市生活。在刚刚召开的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上对城市更新工作又提出了新的更加高的要求。我想问的是,市政府在落实市委决策部署,推进城市更新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有什么具体部署?
市政府副市长郑巍:市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视察河北、视察石家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抢抓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强省会战略的重大机遇,认真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严格遵循城市发展规律,考虑资源承载能力、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坚持在二环内做“减法”,在二环外做“乘法”,系统谋划实施了“6+2+2”等一批城市更新重点项目,经过全市上下三年来不懈努力,城市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一是城市发展框架大幅拉开。在新一轮城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争取国家和省支持,将中心城区面积由287平方公里拓展至660平方公里,确定了“一主、四辅、两带”的城市空间格局(主城区;鹿泉区、藁城区、栾城区、空港;滹沱河经济带和太行山生态带),城市发展空间全面拓展。争取省委、省政府将原石太、黄石、新元高速城区段70.5公里无偿划转我市并进行市政化改造,主路于去年十一前通车、辅路今年五一前通车。改造后的复兴大街和北三环为双向12车道,整整拓宽3倍,分别连通现有和规划的40条东西向和31条南北向道路,有效消除了城市“割裂”现象,石家庄发展实现“破框而出”。
二是城市功能品质大幅度的提高。坚持先立后破,依法依规拆除私搭乱建、违反相关章程的建筑3500多万平方米,结合市政化改造等腾退、盘活土地约4.8万亩。建设4个高标准汽车园、223处公共停车场、228个公园游园、800多处球类场地、53所学校和百公里环城绿道等设施,群众的生活越来越便利,过去短缺的健身休闲场地,现在变得触手可及。9个城中村改造试点项目实现7000多户居民两年完成回迁,列入国家三大工程的17个城中村改造工作有序推进。2024年成功获评全国首批15个“国家级城市更新行动城市”之一,获支持资金10亿元,用于改善我市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将大幅度的提高城市韧性。
三是城市形象面貌大幅改善。规划建设了高铁片区、太平河片区等城市更新六大重点片区,其中,高铁片区商务核心区今年8月底前全面开工建设,中央绿色体育公园及4大运动场馆全面开放,周边配套路网建成通车,城市会客厅、超高层、高端住宅等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太平河片区学府桥建成通车,滹沱宾馆、卧虎山观景楼等一批项目、场馆相继建成投用,其他项目正在按照10月底前全面开工建设的要求加紧推进;留营片区内部分路段已通车,留营城中村改造项目回迁C区已交付使用;和平东路片区石家庄工业遗址公园4月25日建成向市民开放,瑞凝府项目于今年6月底陆续交付使用;东南三环片区建华大街(仓宁北路-南三环)、仓宁路(胜利南街-泊水路)管廊附属设施施工收尾,回迁首开区项目征拆工作已完成;龙泉湖片区清泉路、岗东街、环湖北路(墅东街-墅西街)、墅西街(环湖北路-清泉路)已开工建设。同时,坚持把城市作为一个整体的艺术品精雕细琢,先后对中华大街、胜利大街等“四横五纵一环”主街主路做改造提升,打造了城市靓丽风景线条,深入挖掘街巷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做到一街一景观、一街一特色。正太饭店、石美集城市微度假中心、石钢工业遗址公园等,逐步成为城市新地标。
下一步,市政府将深入落实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下,持续发力,加强完善宜居宜业城市建设体制机制,推动城市更新工作迈上新的台阶。一是推动城市规划提标。认真细致做好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落实二环内新建居住项目容积率不超过2.0的刚性约束,疏解二环内低端低效产业,为城市建设腾出发展空间,切实践行还空间于城市、还绿地于人民、还公共配套服务于社会。在二环外深入实施“拥河发展”战略,拉开城市发展框架,不断的提高城市发展能级。二是推动体制机制提质。以获评全国第一批城市更新行动城市为契机,完善城市更新机制,快速推进《石家庄市城市更新条例》配套政策出台,进一步通“堵点”、解“难点”、消“痛点”,确保更新政策体系更健全,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据可循。三是推动城市更新提速。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以六大片区为重点,运用市场化方式整合资源、盘活资产,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增强融资能力,持续推进城市更新重点项目建设,让城市功能更完善,让居住环境更加宜居宜业。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时洪斌:规划和项目建设是城市更新的关键。去年我市出台的《石家庄市城市更新条例》第11条和第13条明确规定,市县城市更新部门应当编制城市更新规划,确定城市更新行动的目标和重点任务,同时还应当建立城市更新项目库;今年我市又成功入选全国第一批城市更新行动城市。请问,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我市是怎么样才能做到规划引领和项目支撑的?
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城市更新促进中心主任底光辉: 石家庄市坚持规划先行,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率先在全省编制完成了《石家庄市城市更新发展专项规划》。在更新规划编制过程中,严格落实国土空间总体设计和“十四五”规划的要求,与各专项规划充分衔接,结合城市体检结果,坚持问题、目标、结果导向,构建了城市更新规划体系,划定了城市更新单元,明确了更新方向和策略,建立了近、中、远期城市更新项目库。项目库涵盖居住类、产业类、设施类、公共空间类等多个领域,是城市更新年度实施计划编制的重要依据,为政府科学决策、前瞻布局、高效治理提供有力支撑。
自《石家庄市城市更新条例》颁布实施以来,我中心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对城市更新工作的具体决策部署,落实《条例》相关规定,结合《石家庄市城市更新发展专项规划》中近期实施重点,以“6+2+2”城市更新项目为主,同步推进实施其他各类更新项目,统筹建立了2021-2024年度城市更新项目库,项目库最重要的包含城市更新项目的申报确认、谋划储备、协调推动等功能,采取常态申报与动态调整的管理机制,分为实施项目库和储备项目库。实施项目库根据项目计划安排统一纳入石家庄市城市更新计划管理;储备项目库中具备实施条件的项目,将及时转入实施项目库管理,逐步形成“近期行动计划+落地实施,远期滚动规划+实时更新”的动态工作模式。
下一步,我市将出台城市更新项目库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城市更新项目申报和城市更新计划管理工作,完善“更新项目征集-储备项目入库-实施项目入库-计划编制-审批实施-项目出库”的全流程管理体系,并通过搭建城市更新项目信息平台,实现项目库的网上申报、网上审批、进度管控、状态变更等管理功能,不断的提高我市城市更新项目库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市人大城建环资委委员曹胜昔:我市的城市建筑缺乏特色,缺少标志性建筑,城市天际线不够美观,被老百姓调侃为钢筋混凝土森林。我想问市政府,在今后的城市规划建设中,有没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尽快提升城市风貌,彰显我市现代化美丽省会城市的形象和气质?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孙海涛:过去石家庄的城市建设由于没有彻底断开土地市场一二级联动,存在一些高密度、高强度开发,使得城市缺乏特色,一些城市病也凸显出来。2021年以后,市委、市政府把城市作为一个整体的艺术品精雕细琢,彻底断开土地市场一二级联动,摒弃高强度、高密度开发模式,城市风貌逐步得到修复和提升。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建章立制。制定关于建筑风貌和城市天际线的规定,在市人大常委会的支持下,对新建居住项目实行容积率2.0刚性管控,实行风貌与容积率挂钩联动。并结合城市建设环境,确定米白、暖灰、浅驼等为城市背景建筑主色调,凸显精品建筑特色。
二是高标准做城市规划设计。对于“六大片区”,邀请了国内外知名团队参与设计,并邀请包括中规院李晓江在内的高水准大师团队来替我们把关,筛选出更高标准的设计的具体方案,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真正提高规划设计品质,确保不留历史遗憾。
三是优化城市天际线。重点围绕路边、山边、水边,布点超高层的建筑,通过超高层的布点使城市天际线更加舒朗、通透。同时,我们还制定了相应的规则,在容积率上可以给予0.5的奖励,鼓励超高层建筑建设。
相信通过各方面努力,今后石家庄的城市建设一定会日新月异。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按照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的要求,一手抓产业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一手抓城市的宜居宜业,真正把这个要求贯彻到底。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侯洪彬:我觉得我们的城市管理工作还不够精细,做得不到位。比如,上下班高峰期,环卫清扫车上路作业,造成拥堵;下雨天洒水,被群众吐槽;有的道路维护管理不及时,坑坑洼洼。请问,如何有效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上的水准,让群众满意?
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李秀年:这样一些问题在一些县(市)区、一些街道都或多或少存在。下一步,我们将逐渐增强“绣花功夫”,把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一、提高工作标准。牢固树立省会意识、省会标准,跳出石家庄、跳出河北看城市管理工作,学习借鉴北京、上海、成都等先进城市经验,逐步提升细化工作理念、工作标准。目前,我们已在9个方面制定了190余项工作标准,使每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标准可依。
二、压实工作责任。结合城市发展和市民需求,重点谋划实施重点工作,着力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上的水准。一是巩固二环路沿线腾退土地整治工作成效,利用空闲地块完成9个公园建设任务,并“五一”前向市民开放。二是开展北三环、复兴大街沿线环境整改治理,整治提升沿线处。三是实施平安大街电力线日,电力线缆、弱电线缆全部实现入地,解决了群众多年来反映强烈的“空中蜘蛛网”“铁塔拦路”等问题。四是我市入选首批“城市更新行动城市”,争取到国家资金10亿元,利用三年时间,谋划了52个项目、总投资41.51亿元,对地下的管网、排水防涝等设施做改造,逐步提升城市韧性和承载力。
三、抓好末端落实。我们将充分的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强化组织领导,不断健全问题“发现-交办-处置-核查”的闭环管理机制,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实时跟踪问效问责,确保城市管理工作“事事有人管”。同时,强化网格化的管理,将主城区划分为58个网格,逐级进行网格责任包联,确保每一个街镇、每一条小巷的城市管理任务都“有人抓、有人管”。
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副主任委员刘生彦:我市城市更新工作在争取上级财政资金支持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这些资金又是怎么样去使用监管的?
市财政局局长王旭霞:近年来,尤其是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我市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民生短板不断补齐,基础设施逐渐完备,生活质量和城市颜值不断的提高。作为财政部门,一方面统筹市级财力,撬动社会资本;一方面重视国家支持政策,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今年4月份,财政部会同住建部拟在全国超大特大城市中通过竞争性选拔方式,选取15个基础条件好、积极性高、特色突出的城市给予城市更新行动资金支持。在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市财政局会同市城管局积极向上汇报沟通,我市作为河北省推荐的唯一一个城市参加全国竞争性答辩,最终成功入选。我市将在三年内获得中央10亿元城市更新资金支持,大多数都用在地下管网改造、污水收集系统建设、城市排涝体系完善、老旧片区改造等城市更新项目,这些都是当前我市城市发展中急需解决的短板,中央资金的支持将极大推进我市城市更新的进程。
为确保中央资金尽快落地见效,在使用监管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措施:第一,认真贯彻落实财政部的有关要求,加强组织管理和制度建设,实现全覆盖、全流程、动态化的监管,确保资金合规使用;第二,加强部门协调,统筹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确保地方资金足额配套;第三,及时掌握城市更新项目进展情况,采取比较有效措施,加快项目支出进度;第四,强化绩效管理,确保达到财政部制定的绩效目标。
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副主任委员刘生彦:这项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我再问一下,在争取上边资金方面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市发改委主任赵建林:城市更新和城市改造需要大量资金。在争取上级资金方面,市发改委主要负责3块资金:一是去年洪灾后,国家发行的万亿增发国债资金;二是从今年开始,连续3年实施的超长期特别国债,每年一万亿;三是政府专项债。国债国家还,地债地方还,这些资金为支撑城市更新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早、全、大、准、高”原则,也就是项目谋划要早、覆盖面要全、多谋划大项目、尽量精准对接国家投向、努力确保高成熟度,持续加大城市更新项目谋划、储备和保障力度,主动对接沟通国家、省发改、财政等部门,努力争取更多上级资金支持,全力保障城市更新项目顺利实施。
市人大城建环资委委员刘洪杰:我市公示了一批建筑工程领域违法转包、分包的典型案例。请问怎么样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堵住监管漏洞,有效遏制违法事件的发生?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李惠林:转包、违法分包一直是我市建筑市场的顽瘴痼疾。去年11月,市委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会同市直有关部门联合开展了转包、违法分包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专项整治行动:
一是全覆盖检查。我局组织各县(市、区)800余名工作人员和60余名专家组成两级联合检查组。市级检查组对市财政出资项目和城市更新重点项目全方面检查,其他项目抽查比例不低于30%;区县检查组全面交叉互查,对所有在建项目应查尽查。创新了检查方法,倒查人、机、料,正查款、票、标,精准发现问题。全市共检查项目1323个,下发执法建议书项目572个,全部移交市城管局和区县主管部门处罚。
二是实施联合惩戒。对完成处罚的企业,依据住建部《建筑市场信用管理暂行办法》纳入“黑名单”。目前,已联合市城管局向社会公示5批“黑名单”项目,涉及企业48家,含央企6家。我局将这一些企业违法事实上报省住建厅、住建部,让企业违法记录在全省、全国曝光,同时通报属地主管部门,对该企业在我市项目严格监管;市审批局同步限制违法企业,一年内不得参与我市工程投标,不能办理资质升级增项。这一系列组合拳形成了强有力的震慑。
三是开展“回头看”。今年我局对全市在建项目再次检查,下发执法建议书40个,均移交执法部门处理,较于去年问题大幅度减少、违法程度降低。7月份住建部充分肯定我市工作成效,省住建厅也将我市做法推广全省。今后,我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扭住不放、持续用力,坚持“零容忍”,发现一起、严惩一起,确保我市建筑市场公开公正、透明健康发展。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常俊华:很多城市都有市树市花,种植量大,体现了城市特色,是城市的名片。我市也曾经确定过自己的市树市花,但是感觉规模不大、效果不好,请问,今后还提倡不提倡种市树市花,如果提倡,该怎么样扩大规模形成特色?
市园林局局长杨军平:石家庄的市树市花是1997年经市人大代表提议,通过民意测评和专家评审后,报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确定的。国槐和月季是北方常见的植物品种,在我市很适合种植。
市树市花确定后,园林部门一直在大力推广种植。在月季种植方面,目前全市种植月季2000万株,特别是裕华路上的高杆月季,槐安路、中华大街等高架桥体挂花,已形成了一定规模;我市建有月季公园,市植物园月季专类园。国槐种植方面,目前全市栽植国槐5万余株,市区一半以上的街道栽植有国槐,能够说是我市行道树的主力军。
提到的市树市花“规模不大、效果不好”问题,确实存在,分析问题大多有两个方面:一是公园广场和道路水系绿化过程中,月季、国槐虽多有种植,但大多不集中,规模效应不够明显。二是在社会绿化方面,月季喜大水大肥、需经常修剪,国槐易产生病虫害,导致社会单位主动种植意愿不强。
接下来,我们将积极接受代表意见,继续提倡并想方设法加大市树市花应用力度。一是在今后新建园林绿化项目中,优先选用国槐作为主要行道树种、月季作为骨干花卉品种,突出市树市花应用规模效应。二是加大月季引种培育力度,在现有高杆月季、桥体挂花等种植方式的基础上,研究应用藤本月季、造型月季等打造特色景观。三是加强社会绿化指导,提倡小区等社会单位多种植市树市花。通过以上措施,扩大市树市花种植规模,形成种植特色,让市树市花成为“本地人心中的故乡烙印、外地人眼中的城市名片”。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肖荣智:城市更新工作要合理均衡布局教育资源,我关注到在太平河片区和高铁片区,布局了一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不过有不少群众担心,这些优质教育资源能否实际落地,有哪些保障措施?
石家庄市教育局局长赵立芬:市委、市政府重视优质教育资源在城市更新片区的科学规划和合理配置,推动教育资源优势转化为城市的发展优势,提高城市的承载力和吸引力。在优质教育资源布局上,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制定出台《石家庄市六大城市更新片区优质教育资源规划建设方案》,向社会公布了六大城市更新片区优质教育资源布局规划,确保城市更新片区教育资源配置制度有保障。
二是强力推动项目建设,各责任单位强化责任意识、系统观念,各司其职。实施工程单位优化实施工程的方案,科学调配力量,争分夺秒快速推进教育项目建设,全力以赴保证学校按时交工和开学。2024年9月已有石家庄市第一中学滨河校区、石家庄市第四十三中学太平河蓝湾校区、石家庄市第八十一中学跃进校区等5个优质学校新校区投用,2025年还有石家庄市第四十中学太平河校区、石家庄市第四十中学高铁校区、东风西路小学高铁校区等7个新校区投用。
三是健全完善管理机制,城市更新片区学校作为优质学校所属校区,实行一体化管理,不设独立法人,教师统筹使用,做到办学理念、育人模式、教学管理、师资队伍、教育资源“五统一”,同时在教育评价方面也保持统一,确保优质教育资源更好地服务全市人民和更多孩子。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尚荣敏:物业管理涉及千家万户,是重要的民生。但是百姓说起物业却是一肚子怨言,业主和物业对立情绪非常大。请问如何把物业搞好,让老百姓少点儿烦心事、闹心事?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李惠林:近年来,关于物业的投诉量持续上升。对此,我市格外的重视,市人大常委会将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列入今年我市民生实事,市长亲自组织研究推进。我们主要做好了以下工作:
一是制定退出办法。依据《民法典》《物业管理条例》等法律和法规,起草了《石家庄市居住小区物业服务企业退出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对以停水、暖、电、气等方式催交物业费、收取装修押金、不公示公共收益收支等七类行为,明确经住建部门认定后,由项目所在地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启动解聘程序。目前,已邀请全国知名律师、物业专家充分论证,广泛征询了相关各方意见,反复修改完善后上报了市政府,将在市政府常务会审议后再次修改完善,适时公布实施。
二是加强了督导检查。聘用50名督导员成立7个督导组,聚焦小区公共环境卫生、楼道杂物清理、车辆停放秩序、物业服务态度、公共收益收支、投诉问题处理等方面,检查小区1271个,察觉缺陷1170个,全部责令物业企业立行立改。
三是促进了交流沟通。自今年6月开始,将每月25日定为“物业服务项目开放日”,通过物业经理向业主报告工作,解答业主问题和诉求,加强双方相互沟通和相互信任。
四是建立了信用监管平台。将全市1737家物业企业、6846个服务项目全部纳入信用信息监管,对物业企业不良行为在监管平台如实记录,作为未来物业企业退出或奖惩的依据。
五是推进执法进社区。在每个小区张贴居住小区行政执法事项清单,让老百姓一目了然、心中有数。通过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维护小区良好秩序。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黄超:近年来,城区建设了许多公共运动场地和设施,方便了大家锻炼。但也有群众反映,有的场地开放时间不合理,比如市游泳馆开放时间晚,不能够满足晨练群众需求,有的设施坏了也没有及时维修,影响了正常使用。请问,市政府如何逐步加强管理,保证正常使用,满足群众需求,把好事儿办好?
市体育局二级调研员吴丽艳:近年来,为满足人民群众日渐增长的多元化体育运动需求,市体育局不断加大公共体育场馆和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力度,新建了市网球中心、市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提升改造了市中山体育场;更新群众身边的便民体育设施4960处;利用拆违腾退地、公园绿地、街头路旁空闲地等建成各类球类运动活动场地817个,有效满足了群众就近就便体育健身需求。
建设不一样的公共体育场馆场地设施,在有效满足群众多元化运动健身需求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带来一些管理和维护方面的问题。比如市级公共体育场馆,既要满足专业运动队训练需要,又要在其他时间向社会开放,满足群众运动健身需要,在训练和开放的时间点上确实存在一定的冲突。同时,也有一些球类场地、健身器材等出现损坏维修不及时的问题。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局将积极采取比较有效措施,认真解决公共体育场馆场地设施管理和维护工作中的问题和矛盾,最大限度满足群众的运动锻炼需求。一是逐步的提升公共体育场馆开放管理上的水准。科学调配训练与向社会开放的时间安排,在有效满足专业运动会训练的前提下,尽最大努力延长场馆开放时间,并向群众做好解释公示等工作。二是加强健身场地设施巡检力度。充分的发挥巡检在健身场地设施管理过程中的作用,进一步明确供应商巡检责任,确保每季度对所安装器材进行不少于1次巡检,对巡检发现的问题立即处理、及时报告。三是加强沟通协调。在球类运动活动场地后期管护工作中,进一步畅通与管理维护方市文旅投集团的沟通渠道,保证出现问题时能够快速、有效处置。四是加强宣传引导。加强对健身器材报修渠道的宣传,引导市民群众文明健身、科学健身,自觉爱护全民健身设施,遇到损坏器材积极主动报修。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张慧巧:我了解到很多城市的二环路沿线风貌很有特色,比如北京的二环路布局了商业商务,沿途有许多有名的公司的总部,成都的二环路绿意盎然,被称为绿野仙踪,成为这个城市的网红打卡地。去年我市对二环路沿线违建整治,腾退了大量的土地。市政府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把我们二环路打造成一条亮丽的风景线和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的隆起带?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孙海涛:二环路对石家庄意义重大,过去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和管控,两侧多是汽车4S店和一些违建项目,土地效益较低,城市风貌不佳。去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我们坚持“先立后破、拆建并举”原则,按照“缺什么、补什么”要求,对二环路沿线进行了升级改造。
一是高标准做规划设计。市委、市政府先后两次听取方案汇报,成熟后向社会进行了公示,公示结束后我们报请市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严格执行二环路控详规和风貌设计的决定》,首次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二环路沿线规划,确保二环路建设一张蓝图干到底,对于拉开城市发展框架、消除二环路的割裂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二是统筹考虑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综合分析腾退土地的区位优势、面积大小等因素,对于比较集中、面积比较大的地块,布置居住商业,充分的发挥经济效益。对于小地块,按照“缺什么、补什么”要求,安排公共服务设施,让二环路沿线更加便民。
三是对二环路沿线既有建筑景观进行风貌提升,目前已完成。同时,在二环路沿线米绿化带,并对绿化带进行织补,安排公共服务设施,把二环路变成石家庄一道靓丽的风景带、活力带、经济带,成为石家庄市一个打卡地,真正打造出让本地人自豪、外地人向往的魅力之城。
市人制委委员赵英杰:市政管网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去年冬季,由于管道破裂,我市出现了几次大面积停暖,群众意见很大。上个月下了两场大雨,由于排水不畅,造成城区多处积水,给群众出行带来不便。另外,群众对燃气和供水管道陈旧的问题反映也很多。请问,如何彻底根除这样一些问题,把城市的隐蔽工程做成良心工程?
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李秀年:这样一些问题暴露出我市在地下管网设施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市城管局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谋划实施一批“补短板、强弱项、利长远”的工程建设项目,逐渐增强城市的韧性,提高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是抓好老旧管网改造。供水、燃气老旧管网改造工程是2024年石家庄市10件民生实事之一,我们已提前完成了供水老旧管网22.6公里、燃气老旧管网18.995公里的改造任务。以后将对有一定的问题的老旧管网进行滚动改造,做到应改尽改。
二是加快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2024年,市城管局积极谋划实施了8个排水防涝项目,争取国债资金26.74亿元,加上省市配套资金将近58亿元。其中,东南退水明渠项目是全国最大的一个排水项目,将有效解决东南片区、高新区等区域180平方公里区域收水问题;另外一个四支渠项目,建成后能够解决城区西部新华路和中山西路等区域退水出路的问题;还有11个雨水调蓄池、3个泵站、84个积水点改造等工程的建成投用,将系统性完善城区排水防涝体系,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同时,我市成功获评全国8个国家级排涝基地城市之一,提升排涝能力每小时24.53万立方米,大幅度提高了城市排水抢险能力。
三是认真抓好供热管网设施“冬病夏治”。结合上个采暖季暴露出的问题,我们组织并且开展“冬病夏治”,目前完成280处供热设备检修更换,完成6个老旧小区供热设施改造,完成245个重点小区问题管网改造。谋划实施了上安电厂余热入市二期项目和定热入石工程,进一步解决热源紧张问题,不断的提高城市供暖保障水平,全力保障市民群众温暖过冬。
市人大城建环资委委员张琰:我市春天很短暂,本该是大家享受美好春光的季节,但总有一段时间杨柳絮满天飞,不仅给生活造成了困扰,甚至有的人还出现过敏症状,影响身心健康。请问,有没有计划解决这一问题?
市园林局副局长赵素校:我市现在的杨柳飞絮问题,主要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量种植杨柳树造成的。飞絮是杨柳树雌株的种子,是植物的正常生理现象。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市处于城市绿化快速建设时期,杨柳树因其生长比较快,遮荫效果好,生长健壮,抗性好,所以被大范围的应用在城市绿化中,是北方城市绿化骨干树种。现在看到的一些杨柳树,绝大多数都是上世纪城市绿化的成果。
每年春天杨柳树的飞絮确实对市民群众正常生活造成了干扰。为逐步解决这一“城市病”,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我们对杨柳飞絮治理工作一直在进行研究,并结合周边一些城市的成功治理经验来丰富完善我市的治理方法,目前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四方面措施:一是在新建绿化项目中不会再使用杨柳树的雌株,从增量上减少飞絮;二是结合城市更新需要逐步对部分现有存量杨柳树进行移除,减少杨柳树飞絮的总量;三是摸清全市杨柳树雌株的分布和数量,在飞絮期前对杨柳树雌株注射抑制药物,减少飞絮产生数量;四是在飞絮期间通过对杨柳树雌株进行喷水的方式,降低飞絮飞行能力,由此减少影响。通过以上四种措施,目前治理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我们将深化各项措施,为下一步的综合治理准备好工作。
市人大城建环资委委员张琰:还有市民反映,常常看到路旁的行道树长得好好的,却被砍了头,仅留一根光秃秃树干,很不好看,夏天遮不了荫,影响城市形象。请问行道树为什么被砍头,有没有更加科学有效的养护办法?
市园林局副局长赵素校:行道树抹头属于重度修剪的一种,确实影响景观效果。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极端天气造成一些树木干枝,如极端低温、干旱等,会产生枯枝或者干枝,为保证树木成活,确保车辆和行人安全,对干枯枝进行清理;二是根据城市建设需要,部分树木有必要进行移植,为提高移植树木的成活率,对树木进行重度修剪;三是个别单位和个人私自违规对树木进行重度修剪。
针对以上三方面情况,我们主要是从以下三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加强对树木日常管理,提高树木抗性,帮助树木更好地度过极端天气,由此减少干枯枝;二是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更加严格审核移植树木申请,优化移植方案,最大限度减少移植数量,减少重度修剪的树木;三是加强与执法部门的联动,对违规进行重度修剪的个人或者单位依法依规做处理,通过一系列综合治理,从而有实际效果的减少重度修剪现象的发生,保护现有绿化成果。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李跃辉:当前,城市更新如火如荼,片区招商工作引人关注。我想问的是,城市硬件设施建好后,在招商引资特别是招引总部企业落户,发展城市经济方面有哪些举措?
市投资促进局局长赵勇:招商引资工作的底层逻辑是这个城市的营销,我们招商引资工作是在推销我们整个石家庄。近几年石家庄的巨大变化特别是城市更新取得的显著成果是最大的招商广告。如何把石家庄目前的战略机遇、城市跃升、产业优势、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让更多的企业家了解和知道,是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我们跟四个区组织了联合招商,走遍了国内所有重点城市一起搞推介、办活动。同时开展了驻外招商,把招商根据地扎到北京、上海、深圳、江苏,广泛联系当地的商协会,逐一拜访当地的有名的公司,把石家庄新形势、新变化、新机遇告诉这些企业家。
现在石家庄巨大的变化坚定了更多企业家来石投资的信心,我们跟市内主城区主要做了几个方面:
一是精准搭建招商渠道,通过以商招商,特别是聘请市级招商大使为我们引荐央企。
二是精准对接,我们点对点到企业宣传推介,积极回应企业诉求,促成项目的签约。
三是精准服务项目的落地,我们跟市内主城区一起为企业家找楼宇,落政策,跑审批,让更多的企业家感受到石家庄的力度、速度,还有温度。
石家庄目前的巨大变化正在激励我们广大的招商人。我们石家庄招商引资的比较优势主要凸显在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低、产业配套强、人才支撑优、市场空间大、城市承载能力强,这些比较优势都是企业家比较关心的综合优势。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加强整个城市的营销,同时也加强基金招商、产业链招商,不断营造更加务实高效的招商新格局,为全市经济社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贡献我们招商力量。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蒲月英:请问我市在城市更新行动中如何挖掘和保留城市记忆,延续城市文脉,实现历史背景和文化与现代时尚的交融共生,打造我市文化旅游新地标?
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曹娜:文旅融合发展为城市更新提供了多样性和开放性。近年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探索“文旅+城市更新”融合发展新模式,以文化赋能城市更新,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一是赓续历史文脉,唤醒城市文化老记忆。我们以场景创新为切入点,着力丰富正太饭店,解放纪念馆等一批标志性历史建筑的场景内涵,全面盘活棉一、棉二、石钢和华药等工业遗存,推进工业锈带向时尚秀带蝶变。通过活态利用和功能整合,为这些历史建筑等城市资源赋予了新的生命。
二是活化传承利用,擦亮城市文化新名片。不断加大文旅赋能休闲街区的力度,打造了湾里庙、火车头步行街等一批文旅休闲街区,积极引入非遗技艺、民俗展演、沉浸式演出和创意集市等新业态,打造了146家文化名家工作室和25个示范性城市书房,着力构建富有文化渊源和人文情怀的文化消费新空间。
三是积极打造音乐IP,提高城市文化影响力。深入挖掘城市文化资源,改造提升滹沱河艺术生态岛,石钢遗址公园等大型演出场地,持续推进LiveHouse、音乐酒吧、户外露台等常态化演出场所建设,火力全开打造城市音乐IP。今年以来,举办各类摇滚演出近200场,吸引观众100余万人次。新青年音乐节、草莓音乐节吸引外地观众占比达55.8%,直接拉动消费4.1亿元,有效激活城市消费新引擎。
下一步我们将紧跟城市更新步伐,对标对表高质量发展要求,逐步的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与影响力,让文化更好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委员宋思凝:据我所知秦皇岛、衡水、邢台等地购房人都可以向不动产中心单方申请办理新建商品房产权证书,但是我们石家庄目前仍然是需要由开发商和购房人共同申请才能够办理。我想知道作为省会城市,我们何时才能推行这项政策,更加利民便民,满足老百姓经济生活的需求?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孙海涛:根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通过买卖房屋方式办理不动产登记的,通常要买卖双方一同申请。但是随着优化营商环境的提升,群众单方的意愿日益强烈,我们也是多次收到12345便民服务热线咨询,或者一些人大代表的建议。同时,我们也关注到现在外面很多城市在推行单方的事,前期我们作了一些研究。
按照目前来讲,第一个阶段办理产权登记阶段,就是办大证阶段推行开发商承诺制,由开发商提前做出申请,我们对社会进行公示,保证信息的公开透明。第二个阶段办理产权转移登记阶段,就是购房个人阶段赋予购房户更大的自主权,你们可以选择自己办理还是选择委托办理。在此基础上,我们依托省政务服务网和冀时办APP,推行新建商品房购房人网上申请,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按照我们目前工作的计划,在今年年底之前,我们争取让石家庄市新建商品房的时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购房户的单方,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
市人大监察司法委委员王阅春:不少居民反映,有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和老百姓需求不一致。比如,墙面路面改的多,真正需要的地下和楼内老旧管线改得少。请问市政府在今后的老旧小区改造中,怎么样才能做到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李惠林:老旧小区改造是省20项民生工程之一,开始于2020年,截至去年年底,我市累计改造老旧小区2297个,惠及居民40多万户,今年这项工作持续开展。对于委员提到的问题,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解决:
一是宣传政策。关于老旧小区改造,国务院有明确的指导意见,老旧小区改造原则是“保基本”,支持的是小区的公共部分,重点改造小区道路及公共部分的供水、雨水、污水、消防等市政配套基础设施以及小区内建筑物屋面、外墙、楼梯公共部位等,因此老旧小区改造坚持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结合小区实际和地方财政实力,最大限度满足居民的改造诉求。
二是请居民全过程参与。改造前,通过在小区显著位置张贴二维码发动小区居民参与投票,只有小区居民改造意愿达到80%以上,才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计划。社区居委会和街道办事处对每一个老旧小区的居民调查情况汇总,进行优先序和改造内容排序,按照居民意见编制老旧小区改造方案,并在小区公示再次征求居民意见建议,80%以上居民同意后,改造工作开始启动。改造过程中,每个老旧小区的改造方案都会在小区显著位置公示,同时聘请3名到5名小区居民参与全过程监督,让居民了解改造过程中的每一项工作。改造完成后,同样也要征求居民意见,居委会组织小区居民再次投票,只有达到80%以上才会启动下一步工作。如果对改造不满意,实施工程单位要继续改进提升。满意之后,才会组织验收,交付使用。
在今后的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我们会想更多的办法满足更多老百姓的改造意愿,真正把老旧小区改造改到老百姓心坎上。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杜娟:环城绿道建成投用,得到了广大市民的交口称赞,但是在实际运行中还有不少问题。比如,部分路段发现有汽车上去;有的路段刚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已经损坏。请问,对环城绿道这一新生事物如何加强管理,让市民有更好的体验?
市园林局局长杨军平:环城绿道串联了滹沱河、环城水系沿线绿地,通过架桥、铺路、穿涵形成全长101公里绿道。目前,已经由市文旅投集团建成了滹沱河沿线、环城水系东南线公里;后续工程正在由市城发投集团抓紧推进。
环城绿道在我市是一项新生事物,虽然此前我们和相关单位一起为绿道投用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但在实际运行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给市民游玩造成不便。例如,机动车、电动车进入绿道混行,路面清理不及时,部分路段因积水损坏等。针对这样一些问题,我们已和市文旅投集团研究并采取了一些措施:一是增加管理和维护人员配备,加强日常保洁和设施维护,重点抓好出入口管理和车辆疏导;二是在绿道沿线增设警示标牌、限速标识、夜景照明等设施,提高游览安全性;三是总结绿道一期建设管理经验,在后续建设过程中,提前补齐配套设施,避免再出现类似问题。
接下来,我们将会同市旅投集团、城发投集团借鉴成都绿道管理模式,更重视游客游览绿道的体验感和舒适度,并与文体部门一起谋划骑行活动和文体项目,让环城绿道真正发挥作用,为我们这座城市增添生机与活力。
市人大城建环资委委员高帅: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是能不能按时回迁。市委对拆迁安置,特别是针对拆迁后五年以上未交付安置房的问题有明确要求,请问市政府是怎么样才能做好回迁户保交房工作的?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李惠林:对于这项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去年10月份开展了专项行动,对拆迁后5年以上未交付安置房的城中村改造项目全面排查,共排查出问题项目20个,涉及村民17457户,回迁安置房33156套。经市委、市政府研究,采取了有力措施推进复工复建。
一是高位推动。20个项目全部由市领导包联,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的主要领导深入一线、现场调研,帮助破解了大量遗留问题。同时,市委、市政府对存在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的开发商,按照“一个清零、两个不放过、三个清单”依法依规严厉打击,为这些项目扫清了障碍。
二是逐村制定方案。通过“一村一策”,制定详细的时间表、路线图,并且由专人进行盯办进度,保证每一个城中村改造回迁房项目按时推进。
三是主动接受监督。每半年向社会公示一次项目进展,让所有市民、全社会对这项工作进行广泛监督。
目前,20个村的回迁房已交付5756套,其中桥西区瓮村项目已全部交付,剩余19个村的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今年底前再交付7223套,明年交付7649套,2026年交付12528套,完成全部交付任务。
为了不再重蹈覆辙,市委、市政府破除传统思维和路径依赖,严格遵循土地一级市场政府主导、证券交易市场公开招拍挂的原则,彻底断开土地市场一二级联动,由政府组织实施旧村拆迁和安置房建设,两年内完成回迁房建设,从根源上杜绝拆迁难、回迁慢问题再发生。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赵英涛:我们大家都知道,市属国企自重组整合以来,已成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主力军,承担着大量的城市更新项目,投资已过千亿。作为国企监管部门,市国资委在加强企业监管、强化风险、提高经济社会效益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
市国资委副主任杨剑:市国资委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指导监管企业深度融入“6+2+2”等城市更新重点项目建设,主要通过三个方面加强监管。
首先完善机制化建设。出台《市国资委授权放权清单》,授权放权投资事项3项,进一步激发了企业投资的活力。印发《市国资委监管企业投资监督管理办法》等9项制度,指导监管企业完善118项相关制度,对项目投资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制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着重管投向、管流程、管收益、管风险,确保监管企业投资的规范运作。
其次加强常态化管理。严格项目投资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事前“管投向、管计划”,要求企业聚焦主业做申报资本预算且纳入市国资委的资本预算,没有列入的不得实施。自重组整合以来,已经累计实施项目397个。事中“管流程、管进度”,实行月报告制度和随机检查制度,重点检查项目决策、执行和效果情况。事后“管问效、管评价”,聘请中介机构对石煤机城市更新项目进行了事后评价,逐步提升了投资项目管理水平。
最后实行差异化考核。针对企业不同功能定位,实行分类考核。对竞争类企业主要考核各项经济业绩指标,对功能类企业主要考核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工作任务和发展新产业情况。同时探索设立反映公司参与城市更新项目活动的指标,充分的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积极带领企业在城市建设当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自重组整合至今年6月底,市属国企资产总额从3650.24亿元增至5336.45亿元,增长45.67%。
石家庄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石家庄日报社法律
冀ICP备10004762号-1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冀公网安备 392号
石家庄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城市更新和城市管理工作专题询问问答录